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这是什么草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02浏览:472


这是石豆兰(学名:Bulbophyllum Thouars)是对兰科石豆兰属植物的泛称[1]。约1000种,分布于亚洲、美洲、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洋洲也有。

我国有98种和3变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中文学名石豆兰拉丁学名Bulbophyllum Thouar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形态特征根茎纤细,横生,具节,节上着生假鳞茎,绿色,小形,卵圆状,具棱。每个假鳞茎顶部生叶1片,狭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先端微缺,中脉凹下,全缘。伞形花序由假鳞茎基部抽出,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淡黄色。石豆兰属为附生草本。

根状茎匍匐,少有直立的,具或不具假鳞茎。假鳞茎紧靠,聚生或疏离,形状、大小变化甚大,具1个节间。叶通常1枚,少有2~3枚,顶生于假鳞茎,无假鳞茎的直接从根状茎上发出;叶片肉质或革质,先端稍凹或锐尖、圆钝,基部无柄或具柄。

花葶侧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从根状茎的节上抽出,比叶长或短,具单花或多朵至许多花组成为总状或近伞状花序;花苞片通常小;花小至中等大;萼片近相等或侧萼片远比中萼片长,全缘或边缘具齿、毛或其他附属物;侧萼片离生或下侧边缘彼此粘合,或由于其基部扭转而使上下侧边缘彼此有不同程度的粘合或靠合,基部贴生于蕊柱足两侧而形成囊状的萼囊;花瓣比萼片小,全缘或边缘具齿、毛等附属物;唇瓣肉质,比花瓣小,向外下弯,基部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或不动的关节;蕊柱短,具翅,基部延伸为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或基部以不同程度向前扩展,向上伸延为形状多样的蕊柱齿;花药俯倾,2室或由于隔膜消失而成1室;花粉团蜡质,4个成2对,无附属物。分布范围石豆兰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和亚洲、非洲、美洲及澳洲,主要生于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温带也有相对少量的分布。亚洲物种最多,主要分布地从中南半岛海拔25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向南延伸至东南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非洲有数百种,主要分布在近赤道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美洲有数十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澳洲的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分布;其中新几内亚岛分布着至少600种石豆兰,被认为是本属植物的发源地。

中国有石豆兰属植物98种和3变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