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的浇水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2-13浏览:461
▓ 浇水
猪笼草对栽培介质的水份含量是属于较低的,猪笼草通常较不喜欢过度潮湿的栽培介质,因此,采用浇水的方式会比较适合猪笼草。不过,仍然可用浸水法来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介质的透气性,增加大颗粒栽培介质的比例,以免栽培介质过湿。使用浸水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盐份的累积。由于猪笼草的栽培期间很长,盐份累积在栽培介质中便成为明显的问题,此时在栽培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许多黄白色的垢,这便是水中的盐份沉淀下来了,当然了,这样的环境便造成猪笼草生长不良。此时,可将表层的栽培介质去掉,重新铺上一层新的栽培介质便能改善。
▓ 温度
猪笼草分布的高度很广,从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在园艺上,依据其海拔高度的分布而分成两大类:高地种(high land)和低地种(low land)。生长在一千公尺以上高山的猪笼草便是高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1度,夜间10度;生长在平地或低于一千公尺高山的猪笼草为低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9度,夜间21度。
高地种的猪笼草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温度的控制往往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在台湾,想要栽培高地种猪笼草非得要用冷气降温不可。栽培量不多时,可以买个贩卖饮料用的冰箱,也就是那种有玻璃门的冰箱,如此灯光便可以从外面照射进去。冰箱的温度可以在购买时请人先设定好栽培所需要的温度。如果没有做到温度控制,则只有少数能耐热的高地种猪笼草能在台湾栽培,但在夏季时会因为高温而生长不良,只有到冬季时才会正常生长。平地种猪笼草由于生长在较为温暖的地方,所以在台湾的冬季常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停止生长。
日夜温差对于猪笼草的生长可能有所帮助,季节的变化可能不是那么重要。猪笼草大多生长在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四季的变化不明显,整年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然而,许多猪笼草生长在高山上或内陆,其特点是日夜温差大,可达10度以上。许多猪笼草在台湾栽培总是难以种得漂亮,可能是因为台湾的日夜温差不够大的关系;有些以冰箱恒温栽培高地种猪笼草的玩家也常提到猪笼草的生长缓慢。或许以人工控制方式制造出日夜温差可以加速猪笼草的生长。
▓ 光照
猪笼草对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猪笼草生活在较阴暗的森林底部,有些猪笼草生长在稍有遮荫的树林下,也有猪笼草攀附到树梢上或生长在山壁上,接受大量的日照。基本上,猪笼草喜欢明亮的光照,在栽培上尽量种在明亮的地方为原则,再视品种来决定能不能去晒太阳。要注意的是猪笼草可能会有晒伤的问题,如果发现叶柄的边缘发生枯萎、焦黑的现象就是晒伤了,必须要遮荫。
▓ 湿度
空气的湿度是影响猪笼草是否能够正常结出瓶子的关键。
通常生长在较为潮湿的地区,湿度至少要60%。因此在栽培上,许多人总是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为什么猪笼草不会长出新的瓶子出来;瓶子往往还没长大,便有如焦掉一般枯萎了。猪笼草不长瓶子,关键就在于环境太过干燥,但这并非是指水浇得不够,而是空气的湿度太低了。要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用透明塑胶袋将猪笼草整个罩住,如此就能轻易地得到一个高湿度的环境;将猪笼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摆在角落,只要减少通风,湿度便会提高。不过,猪笼草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瓶子能长出来后,可试着逐渐减少空气的湿度,让猪笼草在较为干燥的地方也能长出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