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珍珠蚌好养吗?淡水珍珠蚌怎样养珍珠才大颗?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3-01浏览:465


珍珠蚌是比较好养的。淡水珍珠蚌可以通过育珠手术来养大颗的珍珠。

珍珠蚌,也被称为蛤蜊。珍珠蚌因其丰富的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的壳大、而且厚实,呈长椭圆形。外壳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分别可达180毫米、70毫米和40毫米。贝壳比较大,贝壳表面呈深褐色或近黑色,有光泽的斑点,一般生活在江河溪流中。在国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在大连部分河段也有一定的分布。淡水珍珠在日本和前苏联也有分布和养殖。珍珠蚌产出的珍珠成分大部分是碳酸钙,珍珠既是美丽的装饰品,又是比较珍贵的中药材。

养殖珍珠蚌首先要选择健康优良的品种,然后选择合适的水域,可以选择在池塘或者河流进行养殖,池塘一般水深一米五左右即可,池塘内可以养一些草鱼、泥鳅的鱼类,还要保持池塘内的酸碱度平衡,略碱性是比较好的状态,因为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会影响珍珠珠蚌的生长和体内珍珠的形成,在池塘养殖时要经常换水或者加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足够的氧气量。河流养殖要选择流动性比较强,健康无污染,氧气量比较足的河流,有利于珍珠蚌的生长,然后通过施加肥料给珍珠蚌补充营养。珍珠蚌的食物主要是一些藻类,加以施无机肥和有机肥,这样养的淡水珍珠蚌的珍珠会比较大颗。

 珍珠蚌产生珍珠的原因是因为珍珠蚌的壳里有覆盖的膜。当这些膜受到一定的刺激时,会迅速分裂增殖,然后逐渐包围刺激源,接着成为完整的珍珠囊,然后逐层分泌珍珠质,最后成为成品的珍珠的,珍珠蚌要产出珍珠的时间一般要两年到三年。育珠手术可以让珍珠蚌产出珍珠,而育珠手术一般在春天或者秋天进行,这时水温比较适合,而且伤口愈合比较快,珍珠的质量也会比较好。一般珍珠蚌的采珠工作在在水温低于二十度的时候进行,这时珍珠的质量比较好。珍珠蚌菜珠一般采用刀割的方法,用刀切开壳下的肌肉,然后拿起珍珠,放入水中洗干净,然后再用布吸干水分,最后再打磨就成品了。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