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黄芩中药图片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03浏览:462


黄芩中药图片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中药图片的功效与作用,这种食物是大家所熟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平时我们也可以将它泡水喝,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对我们有好处,下面是黄芩中药图片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中药图片的功效与作用1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解热。

动物实验证实有解热作用。

2、利尿。 作用明显,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芩素。煎剂也有利尿作用。 3、抗菌。

体外试验黄芩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有效成分为黄芩。 4、抗病毒。 黄芩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3有抑制作用。

又发现动物(鼠)感染流感后,黄芩可有一定治疗作用。 5、抗真菌。 体外试验黄芩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如腹股沟表皮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镇静和降压 。通过加强皮层抑制过程而镇静,通过轻度扩张血管而降压,其作用已经运动实验和临床观察而证实。 此外,黄芩能使血糖上升,并有利胆、抑制肠管运动和抗过敏的作用。

炮制 :切片前用沸水汤10分钟或蒸1小时闷软切片。生用、酒炒、炒炭。 性味 :苦寒。 归经 :入肺、脾、胆、大小肠径。

功能 :清热燥湿,止血安胎。 主治 :肺热咳嗽,血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 临床应用:主要为清泻肺火。 1、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

配桑白皮、浙贝母、麦冬等。 2、用于治疗急性炎症性热病。在清热方剂内,黄芩广泛应用。 3、用于治疗湿热下痢。

有里急后重而属菌痢或肠炎者,配白芍,方如黄芩汤,或配葛根、黄连。 4、用于治疗因有热而致胎动不安。用黄芩配白术以清热安胎,如当归汤;偏血虚的或与四物汤同服。

5、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植物神经官能症。属肝阳亢盛,有头痛、目赤、口苦、面红、心烦等症状者,可用黄芩清热降压,有助于消除头痛、失眠等症状,并可降压,即使长期服用也没有什么毒性。常配菊花等同用,方如黄芩夏菊汤。

6、治疗小腹绞痛而属热痛者,配川厚朴、黄连。 此外,在治疗由湿热所致的便血、血淋(尿血)时,在去湿清热的方剂内,可加入黄芩。 使用注意 :1、一般用嫩黄芩较多。嫩黄芩与枯芩(片芩)功效大同小异。

一般治热痢,清内热多用嫩黄芩;泻肺热,清肌表之热可用枯芩。 2、小儿平日脾胃较弱者,服苦寒之黄芩要防其对胃肠刺激过甚,可酌量配党参同服。 用量 :6~15g。

二岁以下小儿可用1.5g至4.5g。 处方举例 :1、黄芩汤(《伤寒论》):黄芩9g,白芍6g,甘草6g,大枣5枚,水煎服。 2、当归汤(《金匮要略》):黄芩6g,当归9g,白芍6g,白术9g,川芎1.5g,水煎服。 3、黄芩夏菊汤:黄芩9g,夏枯草15g,菊花9g,水煎服。

注 : 1、以河北承德,内蒙古昭盟产品根条坚实,色黄,较光滑,习称“热河黄芩”质量最佳。山东产品称“东芩”根细长而坚实,呈黄绿色,江浙地区认为质佳。 2、黄芩由于生长年限不同,性状大小不一,商品分为四个等级: (1)大枝芩:体形粗大,空心多。

(2)枝芩:体型较小,空心少。 (3)尖芩:体型细小及折断的。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