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名称的由来?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01浏览:466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方城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秦简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堑。”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记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相关推荐
- 寸头适合染什么颜色?
- 圣象地板到底有什么优势
- 兰蔻这几款如何使用,先后顺序
- 怎么做自己的服装品牌
- 蜡菊喜欢什么土壤 养蜡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 11月25日是什么节日
- 兰蔻菁纯套装五件套使用顺序
- 我想自己成立一个服装品牌 怎么弄?
- 家长可以为孩子带来的幸福有哪些?
- 虽为盲人却连任十三年总统巴拉格尔,是哪个国家的人?
- 想要创建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应该怎么做呢?
- 如何创建自己的服饰品牌?
- 发动机故障自动启停系统是什么原因?
- 火线的演员及角色
- 家装地坪漆如何选购?它的种类有哪些?
- 石油机械加工是做什么的
- 雪佛兰科鲁兹2013款二手车多少钱
- 新世代全顺 2015款 2.4T长轴3座中顶厢式运输车怎么样
- 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电视剧 主演都有谁
- 于直婚礼上抛弃高洁哪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