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挑水果时,如何判断水果是不是加了膨大剂?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01浏览:463


在逛菜市场和超市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反应地去拿长得更大,更好看的那个。毕竟,谁不喜欢bigger than bigger呢。

膨大剂名为氯吡脲,别名为KT30,属苯脲类物质。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我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

它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以此影响果蔬大小。

过量使用膨大剂,会降低水果的口感和品质。因为水果个头增大,却并没有增长水果发育的时间,营养成分和甜分并没有增加,降低了水果的口感和品质。

膨大剂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呢?

果实在适当的时期喷洒适量的膨大剂对人体健康并无大碍。

膨大剂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种植过程中正确使用膨大剂的瓜果对人体没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很多无良商贩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按规定过量过度使用膨大剂,导致现在市场上很多水果都被膨大剂充斥着。

正常生长的水果和膨大剂水果有什么区别?

正常生长的瓜果个头是正常大小,果实的本味更加浓郁,果皮的颜色也更加均匀,而使用了膨大剂的瓜果个头则偏大很多,相较于正常种植,这样的果实吃起来寡淡无味,果皮会出现色泽不均匀的情况。

除了蔬果本身会因为生长、种植等因素造成品质不好,有时可能是因为打过膨大剂才会造成“葡萄没有葡萄味,芒果没有芒果味”的现象。

如何判断

1.西瓜

正常西瓜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平整光滑,而使用了膨大剂等激素的西瓜,因吸收不均匀,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

过度食用膨大剂,西瓜还会容易炸裂,当然像有料姐家的小乐西瓜完全是因为瓜皮太薄才裂开的,这和因内心膨胀而炸裂的西瓜有着本质区别。

2.葡萄

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相反,如果一串葡萄中,能区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则说明这串葡萄没有经过催熟。如果葡萄上有一层一擦就掉的薄薄白粉,这是果粉,是正常生长体现。

3.猕猴桃

要是猕猴桃个头比一般的明显要大很多,且果实肥厚,果毛粗硬易脱落。口感大不如正常的猕猴桃。就要警惕这是不是催熟的了。

4.草莓

有的草莓个头奇大,形状太怪,色泽不均,甚至出现空心,这些都要谨慎,有可能打了膨大剂!正常的草莓是圆锥形,并且很少空心的!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