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红军的发展历史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16浏览:462


红军的发展史:

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及其他革命武装正式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红 军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 军、第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等部队。

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 皖、湘赣、琼崖、左右江、闽浙赣、川陕、湘鄂川黔、陕甘宁以及其他革命根据 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数次大规模的“围剿”。至1933年秋,全国红军发展到 30万人。但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央红 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并受到很大损失。

除陕北红军外,各地红 军主力都先后退出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中 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 艰险。于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 骨干力量约3万人。

抗日战争开始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 主力红军改名为八路军;坚持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 安徽等8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名为新四军。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