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对社会的影响?大神帮忙科谱科谱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2-26浏览:465
2018年的主流趋势
在极简主义的全球狂潮之下,很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
晚饭吃意面?别了,还是重庆小面吧。
早晨睁开眼,八点!不然打车?结果心里规划着地铁+单车+奔跑的最优路线。为什么你拿着四五位数的月薪,却比爷爷奶奶当年靠几十块钱养活一家,还要过得紧巴巴?除了“穷”以外,总要找些别的原因宽慰自己。
在主流社会各种宣传消费升级的氛围中,消费降级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一种抵抗行为。两者之间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需要用购买力来为自己增值,但曾经追求高品质生活而造成压力和忧虑无法排解的消费者们已经不再买账。
当大家已经接受完一轮又一轮“好物推荐”、“商家营销”的洗礼之后,我们的神经似乎已经麻木了,浑身上下再也没有一个能够被刺激的点了。于是,继“佛系”、“养生”之后,“消费降级”逐渐成为2018年的主流趋势。
大部分人不得已的生存现状
房 租
2017年中,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的《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报告》显示,全国50个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对收入较高,其中北京、深圳、上海、三亚等4个城市房租收入比高于45%。
租房者拿出将近一半的收入支付房租实属常态。
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不用付房租,生活可以直接提高一个档次。为了不风餐露宿,能省的还是省省吧。
人际关系
为了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少不了掏钱请客吃喝玩乐,消费便开始全方位升级。直到年末,许多人才发现自己存款几乎为零。没有存款的窘迫处境,大概只有参加人均花费50以下的聚会才能缓解了。
家 庭
捱过了房租,躲过了人情,一旦建立家庭,还是要勒紧裤腰带。
结婚前,你的衣服可能都是几百上千,包包、鞋子不是名牌都会觉得质量没保障;结婚后,开始还房贷,给家里购置各种必需品,只能不断压低个人支出,消费欲望久而久之逐渐降低。
于是,在各种形势压迫下,你也不得不转变为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消费降级
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消费主义至上的年代,我们似乎活在一个个精美的泡沫之中:
这个月工作很拼命,下个月给自己买个包安慰一下吧;生活不顺心,疯狂购物解下忧吧;昨天晚上又吵架了,买支口红让她开心一下吧。
曾经的我们仿佛将消费包装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就像是在压抑的大环境下短暂的狂欢,而消费降级或许是现在大多数人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在这个很难攻破的消费结构中,我们坚持着自我的独立,尽可能削减欲望,把更多的钱许诺给未来,许诺给更多未知的美好事物。
所以,消费降级无可厚非,被迫降级背后的问题才值得思考;勤俭节约值得鼓励,但因此而把自己关进孤独的小屋里却不值得提倡。毕竟,企图用降低支出、提高储蓄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险还远远不够。
在消费降级的背后,如何将现有资金变得更有价值或许才是我们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希望在大趋势下,大家降的是内心无休止的欲望,却不降那追求美好生活而敢于攀登的勇气,浮华都是表面,内心平静才能笑对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