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关于郑少秋的“丁蟹效应”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吗?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13浏览:460


很多人提到“丁蟹效应“就会想到郑少秋,但却不知道“丁蟹效应”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形容股票市场的一个现象。

而说与郑少秋有关是因为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1992年10月,郑少秋出演的电视剧《大时代》在香港播出,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故事的主人公叫丁蟹,由郑少秋扮演,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正好当时香港股市暴跌,恒生指数一个月内跌幅曾多达1283点(20.6%),股民损失惨重,因此得名“丁蟹效应”。大家认为如果说这个事情是个巧合,那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巧合,从《大时代》播出以后,有人对此粗略统计过,郑少秋参演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播放都会引起香港的股市的下滑,而且股市有明显下挫记录的达到了32次。除此以外,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爆破之时,郑少秋都有电视剧上演。

从经济理论上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郑少秋的剧大多被排在每年的暑期左右上演,那个时间段,股市波动比较大,而且郑少秋早前上演的剧集,在时间上遭遇较大型的经济回落周期,所以股市才出现较大跌幅。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