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古代没有冰箱,夏天的冰块是如何制作和保存的?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20浏览:466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用上"冰箱"了,这已经不是最稀奇的了。大家更加好奇的是,古人冰箱里的冰块从哪里来的?古人在夏天用的冰块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藏冰,就是所谓的冬藏夏用,而另一种来源就是人工制冰。

先说藏冰。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把藏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当时还设有专门管理冰块的机构,而且这个部门的编制里,竟足足高达80人之多。工人们在每年的十二月份,都会挑选好的水域进行挖冰,然后把这些冰块藏到地窖里、等到夏天再把冰块拿出来使用。可如何保证冰块长时间不融化?原来当时的地窖底部铺有一层厚厚的柴草,四周立有粗大的木桩。工人们将凿来的冰块一层一层垒好之后,再用厚厚的柴草和大量泥土把地窖封顶。这样地窖就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境,保证严实的一丝风都透不进去。可即便如此,三分之二的藏冰会在夏天到来前就融化掉。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量的三倍以上。

再说到人工制冰。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学会了使用硝石制冰法制作冰块。硝石化学名为硝酸钾。古人发现当把硝石放入水中,会使水降温,甚至结冰。于是古人从易积聚尿的茅厕墙土处、猪舍、老墙角边刮取硝石。取来硝石后准备一大一小两罐子,小罐子装水后放到同样装有水的大罐子里,往大罐子里加硝石,让小罐子里的水温度迅速下降直至结冰将其取出。最后将大罐子中已经融入水的硝石蒸发结晶后提取出来重复使用。这制成的冰古人会拿去售卖。宋代刘松年的《斗茶图》中就描绘了古人喝冷饮的画面。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