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呢?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465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实上苏联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苏联的诞生得从沙皇俄国的崩溃说起:长期以来沙皇俄国饱受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尽管拥有辽阔的疆域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但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
1697年荷兰的赞丹港迎来了一支俄国使团,在这支使团中有一个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下士,令荷兰人颇为不解的是整支使团上上下下无不对这位下士礼敬有加,多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位下士其实就是当时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在俄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风潮。与此同时西方的思想文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俄国:如果我们今天去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么我们还能从中发现不少法语单词。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俄国的贵族子弟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并开始了对俄国现状的思考。
拿破仑战争后期俄军一路反攻到巴黎,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实地亲身接触到西方文明的俄军官兵们开始日益滋生出对专制制度的质疑。1825年11月19日战胜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发疾病身亡,由于他没留下子嗣,因此皇位应由他的二弟君士坦丁继承。当时君士坦丁被任命为俄国驻波兰总督,亚历山大一世和君士坦丁的弟弟尼古拉当时就在沙俄都城彼得堡。
以我们传统的思维观念而言:在专制统治下权力的诱惑足以战胜亲情——身在京城的尼古拉完全可以对外封锁消息,然后宣称兄长生前已确定自己为继承人。然而尼古拉并没这么做,而是立刻派人请身在波兰的二哥君士坦丁回京继位。更为戏剧性的是:君士坦丁明确拒绝回京继位,原来他爱上了一名波兰的平民女子,他愿意为她放弃皇位和自己的贵族头衔留在波兰生活,于是他回复三弟尼古拉:自己将放弃皇位并请尼古拉继位。
尼古拉在得到二哥的回复后并没顺势继位,而是率领京城官吏向二哥君士坦丁宣誓效忠;然而与此同时身在波兰的君士坦丁也率领自己的部属向尼古拉宣誓效忠。被视为欧洲专制堡垒的沙皇俄国竟出现了推让皇位的现象。君士坦丁和尼古拉这番兄弟情深互让皇位的大戏直接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一批在拿破仑战争中远征西欧的俄军官兵在亲眼见证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民族民主革命后怀着对俄国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不满于俄历12月14日发动起义。由于当时身在波兰的君士坦丁大力支持波兰宪法,因此被起义者视为是一个主张宪法治国的人,他们希望君士坦丁能继承皇位,然后将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度,于是他们打出了“我们要君士坦丁,我们要宪法”的口号。十二月党人起义结束了君士坦丁和尼古拉之间互让皇位的举动。尼古拉随即宣布继承皇位并着手镇压起义,尽管起义被平息了下去,但这次起义给予俄国的专制统治最早的打击,此后俄国就进入了一段革命岁月。
事实上日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种子最早就是在这一刻被播下的。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几乎成为了西方各种新思潮的交汇地:专制主义、宪政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几乎当时存在的所有思潮都能在俄国找到。沙俄在1853年7月—1855年12月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于英法联军的现实深刻刺激到了沙俄统治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之举就是这种刺激的表现形式之一。
农奴制被废除之后俄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出现代役租形式和雇佣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农村萌芽。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农奴制改革之后迎来了高潮,然而与此同时整个国家仍受到诸多封建残余的束缚,当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沙皇俄国却日益走向衰落,以致于最终沦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沙皇俄国的颓废状态进一暴露无遗,战败的耻辱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恶劣使俄国国内涌现出革命风潮:1905年1月22日向沙皇请愿的民众在冬宫广场遭到枪击,迅速引发了全国范围的骚动。沙皇政府逮捕了26000人并将其中5086人判处死刑,然而严厉的镇压不仅无助于事,反而激起了人们更为强烈的抗拒心理。
1914年早已千疮百孔的沙皇俄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俄国的颓势很快暴露无遗:仅在1915年俄军就损失了200万人,这甚至超过了战前俄国的常备军总数。饱受封建残余束缚的沙俄工业化程度极低,根本无法满足战争所需的武器供应:防守里加的第5集团军的12万人中有1万人没任何武器。从1915年秋季起俄国的运输系统已因为战争而完全瘫痪,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俄国西部的产粮区被德、奥军队占领,而在后方数以千吨计的肉类却受制于交通条件而无法运出。
当时光进入1917年后人们对当局越发无法忍受了:这年1月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10天的面粉储备,而肉类早已完全断货,工厂也因为缺乏燃料和电力而不得不停产。1月22日彼得格勒15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到了2月份全国范围内的罢工者达到70万人。首都彼得格勒的形势已然失控:到处都是罢工、示威、暴动,沙皇下令严厉镇压,然而军队已不听从他的命令。
3月12日早晨禁卫军沃伦团教导队拒绝执行镇压暴动的命令并掉转枪口打死了队长,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当天有6万首都驻军造反,沙皇政府的大臣被造反的军队逮捕。根据俄国历法:这时是二月份,因此后世称这一事件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由皇太子或皇弟继位的设想也以失败告终,历时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终结。格奥尔基·李沃夫公爵成立了新政府,立宪民主党领导人保尔·米留可夫出任外交部长,社会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出任司法部长,由此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在罢工和武装起义过程中彼得格勒工人建立了新的政权机关—苏维埃,由此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格局。从1917年3月到11月之间这段时期是两个政权的斗争时期。在这一斗争过程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人民最关心的和平与土地这两大问题。
李沃夫公爵和他的部长们坚持认为:重新分配土地这样的重大议题必须等到立宪会议召开后才能决定,同时临时政府也拒绝宣布退出世界大战。临时政府以俄国对盟友负有军事义务为由要求人民忍耐,这样一来俄国农民仍没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同时俄国还必须继续在战争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相比之下苏维埃政权则要求立刻实现和平、立即重新分配土地。很显然后者的宣传在政治上更能争取人心。10月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已在苏维埃政权中取得领导地位。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由沙皇政权和临时政府的残部组成的白军势力随后与新生的苏俄政权展开了长达近五年的内战。内战爆发之初的形势对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是极为不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势力遍及全国。
白军势力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而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白军的活动还得到了协约国集团的支持: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
相关推荐
- 普通封箱胶和纯透明封箱胶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 如何栽培狗骨树?
- 宾利多少钱啊
- 宝马墨绿颜色代码是什么
- 诗圣,画圣,词圣,茶圣,琴圣,棋圣,史圣,医圣曲圣分别是?
- 20款科沃兹发动机故障灯经常亮咋回事?
- 狗身上烂了 张蛆 皮肤上的问题~怎么才能解决
- sk机油是什么品牌
- 描写泡泡的句子
- 洛克王国中怎么在微光实验室得魔法石
- 完整的VI一整套需要做多少样作品?并且报价是多少?
- vivo手机屏幕尺寸有几种
- 世界十大卷尺排行榜
- 2000年的雪佛兰和2021年的雪佛兰有什么区别?
- 洛克王国微光魔法石怎么得
- 前苏联有哪些国家组成
- 前苏联分为几个国家?
- 高科达折叠电动车怎么样
- 如何打开加密的word文档
- 唱歌怎么能让自己气息平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