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为什么工业级嵌入式产品不用强大的高通CPU?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05浏览:459


题目所说的强大的高通CPU应该是指手机专用的骁龙系列CPU,这个系列的CPU性能确实强劲,在高端旗舰机上应用,那能不能用在工业产品中呢?答案是,可以用,但是却不这么用。为什么呢?
1 性能过剩
在功能机时代,手机厂家从来不会宣传手机的硬件配置,导致大众对手机CPU没有什么概念;而到了智能机时代,手机的硬件配置成了第一个所要宣传的亮点,渐渐的大众知道了高通骁龙、海思麒麟、三星猎户座等。手机CPU是最尖端的半导体 科技 ,从智能机的发展来看,手机CPU的性能年年大幅提升,这也导致了手机性能的过剩,处理数据的能力一再提升。而大多数工业产品,没有太大的数据量需要处理,不需要非常高端的CPU,手机CPU的性能在工业产品上性能过剩。
2 稳定性优先
手机作为普及的消费类电子,人手必备,看新闻、看视频、玩 游戏 、聊天等,与人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所处的工作环境就是人的居住环境,非常温和。而工业产品就不一样了,环境苛刻,存在高温、高湿、低温等环境,而且工业产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一旦工作很少断电。对产品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这种苛刻的环境下,手机CPU的稳定性有待考验。
3 成本太高
按理来说,工业产品的售价往往高于消费类电子的售价,那么工业品为什么不能接受高端CPU的成本呢?因为出货量悬殊过大。手机作为更新非常快的消费类电子,其出货量是百万、千万级别。而工业品的出货量上万台、十万台就已经很高了。在巨大的出货量差异面前,高端CPU的成本是降不下来的。如果CPU再做到宽工作温度,成本会更高。

所以,种种原因,决定了工业产品不会使用高端的CPU来设计。
工业级嵌入式产品不用强大的高通CPU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主打消费级手机市场,

高通CPU关注的是对摄像头的支持和优化,对蜂窝网络的支持,对语音功能的支持,对图像及视频处理的支持,而某些工业嵌入式设备需要接入的是CAN总线网络( 汽车 传感器),Zigbee网络(智能家居),EtherCAT网络(对同步性能要求高的伺服设备)。
2、能耗高不实用,

高通CPU动辄几百MHZ到几GHZ的主频,主频太高意味着功耗大,而有些工业级嵌入式设备(比如我们熟知的燃气表、物联网中的电子标签)要求低功耗,因此在需要低功耗的工业级嵌入式应用中不合适用高通CPU。
3、性能不稳定,

高通CPU目前采用第二代10nm的工艺,工艺越先进并不代表稳定性越高,反而10nm的工艺相比工业应用比较多的90nm,45nm的芯片抗干扰更差(原因很简单,线宽约宽抗干扰越强)。
4、工作电压不一样

高通CPU的主频很高,内核工作电压很低,而有些工业应用场合必须是3V,或者5V工作电压(比如某些 汽车 零部件模块要求5V电压)。
工业级产品不需要太复杂的运算和图片处理,简单的STM32就够用了,便宜的几元钱,贵一点的几十元,足够用了

1、高通CPU动辄几百MHZ到几GHZ的主频,主频太高意味着功耗大,而有些工业级嵌入式设备(比如我们熟知的燃气表、物联网中的电子标签)要求低功耗,因此在需要低功耗的工业级嵌入式应用中不合适用高通CPU。

2、高通CPU,目前采用第二代10nm的工艺,工艺越先进并不代表稳定性越高,反而10nm的工艺相比工业应用比较多的90nm,45nm的芯片抗干扰更差(原因很简单,线宽约宽抗干扰越强)。

3、高通CPU的主频很高,内核工作电压很低,而有些工业应用场合必须是3V,或者5V工作电压(比如某些 汽车 零部件模块要求5V电压)。

4、高通CPU主打消费手机市场,关注的是对摄像头的支持和优化,对蜂窝网络的支持,对语音功能的支持,对图像及视频处理的支持,而某些工业嵌入式设备需要接入的是CAN总线网络( 汽车 传感器),Zigbee网络(智能家居),EtherCAT网络(对同步性能要求高的伺服设备)等等。

工业级更关注的可靠性,不需要很高性能的处理器,随着频率和性能的提升,处理器抗干扰性就会下降。工业更像是一个骨头,需要砍骨刀,不需要更锋利的瑞士军刀,普通的单片机就相当于砍骨刀,而功能强大的高通cpu更像是瑞士军刀,他们都可以同样的事,但分别有适合自己事。

1、高通很贵的,真的特别贵,要不是手机一定要配套基带,手机那帮人都不想用。

2、arm门朝南开,有钱就能进,又不是难事,做这个的企业非常多。

主要还不是因为贵吗,高通车规级芯片都有,更不用说工业控制。

高通主要是手机cpu,价格比较贵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