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老赖是什么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3-04浏览:470


“老赖”的学名叫做失信被执行人。民间之所以俗称为老赖,是因为,这个人真赖,这个人赖账,这个人是个癞皮狗,欠债就是不还。

久而久之,加之,媒体推波助澜,欠债不还的人,被叫做老赖了。

其实,真正的“老赖”应当是有钱不还的人才能匹配上“老赖”称呼。那些没有钱的人,没有履行能力的人,是不配“老赖”的称呼的。其实,想当老赖是不容易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案例一:马某应该偿还刘某借款1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马某逾期两个月仍迟迟未予履行。

7月,刘某再次向阳明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在法官半个月内多次与马某联系、耐心释明法律、督促他履行义务,并向其告知如果不履行法定还款义务,法院将采取一系列“惩赖”措施,对他进行失信惩戒,将大大影响他的生活和工作,情节严重甚至会被拘留。近日,马某终于当场将13万元还给刘某。案例二:申请执行人李某与被执行人陡某、武某健康权纠纷一案,经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陡某、武某向李某支付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共计3万余元。

判决生效后,二被执行人未履行判决义务,2019年7月,李某向兴庆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兴庆区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将微信钱包及支付宝等互联网银行账户全部纳入到查控和冻结行列中,陡某便因旅游途中无法使用微信消费感到十分不便,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将执行款结清,请求对其解除账户冻结,此案顺利执结。案例三:8月14日,海淀法院执行局各执行团队分别出动,依法查扣车辆,查封办公场所,将有拒执倾向或有执行难度案件的被执行人拘传到院,并安排他们集中旁听拒执罪的公开审判。

看到拒执者被判刑后,14名被执行人中,7人主动履行判决,执结719万余元,7人被依法拘留。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