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什么意思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12浏览:465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作”是奋发意思。“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上下文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句可解释为:人总要在心力交瘁,权衡再三后,才会有所作为。其中“衡”是“权衡”的意思。《孟子》为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本篇包括政治、战争、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治国问题,也包括教育、历史、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非常著名的一章。全篇原文共16章,选10章。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