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新闻两则 预习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3-09浏览:462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高潮在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新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三.合作探究,画画地图。 画画地图: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
四.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3.当当主持�。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