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絮凝和反絮凝的名词解释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459


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
反絮凝
絮凝程度减少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在混悬剂中由于混悬微粒表面游离基团的存在或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同时反离子分布在它的周围。反离子在微粒表面或周围形成吸附层或扩散层,吸附层与扩散层外面正负离子分布均匀外的电位差称动(zeta)电位。调节动(zeta)电位的电解质用量大时,可作为反絮凝剂。常用的有枸橼酸盐、酒石酸盐、酸性酒石酸盐、磷酸盐、氯化铝等。其反絮凝作用与盐的离子价成正比。反絮凝与絮凝比较有如下性质:粒子以单个状态存在;沉降速度较为缓慢;沉降物形成缓慢;沉积物紧密;外观美观。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