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紫菜是怎么长出来的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2-02浏览:462


紫菜,是大自然馈赠给沿海渔民的礼物,喜欢生长在潮间带的岩礁表面。福建3752公里的海岸线上有众多海岛和礁石,自古盛产紫菜,且以平潭县海坛岛的"坛紫菜"最为闻名

"坛紫菜"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早在北宋时期就是进献朝廷的贡品。

野生紫菜具有逆境生长的特性,越是险峭、风浪大的礁石上,附苗率越高,生长越好。为了追寻这一美味,早期的渔民会将绳子绑在身上,铤而走险在湿滑的大礁石上采收紫菜。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紫菜人工养殖的方法,有记载显示福建渔民在宋朝年间就开始养殖紫菜。元朝时,平潭渔民已经摸索出在岩礁上洒石灰水,灭害清坛(灭杂藻、有害小生物),以便野生紫菜苗附着生长、提高产量的“菜坛养殖法”。这种依靠天然礁石和自然附苗的半人工养殖方式曾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毕竟天然的礁石资源有限,人工养殖紫菜的规模一直难以扩大。

紫菜怎么长出来的呢?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和微小的丝状体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

叶状体型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藻体释放于海水中,随海水的流动而附着于具有石灰质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成长为丝状体,丝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孢子囊枝,进而分裂形成壳孢子。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