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26浏览:472
较为常见的习俗有以下几个: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2、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3、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4、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扩展资料
不常见的元宵节习俗:
1、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2、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3、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相关推荐
- 最囧游戏2第31-40关攻略是什么?
- DN25的内螺纹球阀内径是多少??
- 疯狂猜成语哆来咪法嗦答案是什么成语
- 病重老人去世之前有什么症兆
- 内蒙古省会是包头还是呼和浩特
- 标准腰围怎么算呢?
- 天然气管道泄漏,用什么牌子的气体泄漏检测仪好?
- 铃木利亚纳a6两厢怎么样
- 菱智自动挡落地价多少?
- 《未生》韩剧里的李尚允是谁扮演
- 疯狂猜成语里有多哆来咪发嗦是什么成语啊?
- 升级版长城c50机器和原来的一样吗?
- 长城C50多少钱啊
- 影视圈“双奇”:古天乐一见杨过误终身,孙兴杨逍之后误了身
- 怎样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pg道路嵌缝胶
- 珠海市康沃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 防霉涂料和防水涂料的区别
- 瘦腰最佳时间段
- 李国豪的死
- 防霉防潮内墙涂料怎么样?防霉防潮涂料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