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清末的时候保正是什么官?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04浏览:467


保正就类似如今的“乡长”。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通俗小说水浒传,一直以来因为卓越的文笔,深邃的思想性,被誉我国传统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堪称中国古往今来文坛的代表巨著。水浒传中刻画了许许多多性格鲜明,武艺高强的“梁山好汉”,其中昔日的“梁山领袖”晁盖,更是令无数人遗憾,怀念的对象:起码他比下一任领袖宋江好多了。他当年是乡间的“保正”,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造反起事。保正到底是个什么官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保正”这个官职是从何而来的。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宋朝王安石变法,虽然最后的结果失败了,但是之后的官制依然继承了许多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传统:保正就是如此。据《宋史》记载,当时王安石准备“募兵以求保甲”,随后就退出了一整套,关于“保长”的制度安排。其中“保正”就是乡间推举而来的,一般都是有威望,有声名的“大户子弟”才能担任。

尽管书中没有写明晁盖到底是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但是据后文的推测来看,晁盖在梁山时期,屡屡的“一掷千金”,可见起码他的家境是相当殷实的,在当时,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方巨富”。足够的钱财,加上他不错的领导能力,当上“保正”这样的官职也并不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在情理之中。

不过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上说,宋朝因为“理学”的发展和兴起,继承了一些儒家,曾经“失落的传统”。比如说,宋朝的基层官吏选拔,多半都不是中央直接任命的,而是通过“乡举里选”,用“推举”的形式,来决定出乡长,村长这样的小官吏,“保正”就是宋朝继承旧制的一个缩影。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