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我国哪些地方修建了孔庙?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2-18浏览:460


上杭孔庙上杭孔庙座落在县城东门学坪,又称儒学学宫,迄今近八百年的历史。整个孔庙端庄雄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

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极为高超,有"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之赞誉。

此庙系福建现存的历史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届之一。上杭"先营学舍,后建孔庙"。据清乾隆二十五年编《上杭县志》载:宋绍兴二十九年(1156年)始营学舍并置学田。孔庙名称几经更易,宋嘉定至清康熙称"儒学",清乾隆至同治称"学宫",后经隆重祀孔。

才称"孔庙"。据上杭有关史料记载:上杭孔庙因毁于水或坏于蚁,几经迁徙修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曾原地重建。

明隆庆,万历及清顺治、康熙年间均有组织修筑。现在保留下来的孔庙以大成殿为主体,分前、中、后三门。殿前为东、西两廊和名宦祠、乡贤祠及戟门、泮池、棂星门,于2000年进行修复开放,重塑了高2.4米,重600余斤的孔子铜像。

泰山孔庙南京朝天宫哈尔滨孔庙台湾台北孔庙台南孔庙台湾台中孔庙台湾高雄孔庙台湾台北孔庙大成殿台湾孔庙台湾孔庙赵颐柳明清时期,随着民族英雄郑成功将台湾收回祖国的怀抱、大陆移民纷纷赴台拓垦和统治阶级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儒学也随之进入了台湾,并对台湾的社会及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全台首学”之称的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因为在此之前,台湾没有任何比较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设施(比如私塾、学校之类的),因此,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掀开了台湾教育史的崭新的一页,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孔庙内设立“太学”,时任监军御史陈永华被嗣王郑经任命为“学院”,也就是太学的主持。由此在台湾岛上,开始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最高为太学,相当于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为中等教育;乡设乡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所学内容,以讲授三字经、千字文和儒家经典为主。那时规定:“凡民八岁入学,课以经史文章”。

接着,在台湾也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每三年州试一次,州试入选者又经府试、院试,取进者入太学;最后每三年一大试,成绩佳者即可入朝为官。自此以后,台湾的文风初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并逐渐绽放出美丽的光彩。随着清朝政府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历任的巡台长官都亲自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凡设立的府县均设立府县儒学。因儒学是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大多设于各府县的文庙(即孔庙)内,所以孔庙就成为儒教的主要活动场所。

在台湾的孔庙中,最著名的就是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台南孔庙恢弘庄严,大成殿是全庙的建筑中心,大殿内主祀孔子的灵牌,正上方悬有数块横匾,多为历代皇帝所题。与一般的神庙不同,孔庙的大成殿内只有神位,没有神像,更没有香烟缭绕,酒肉陈杂的现象,充分体现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特点。后殿为崇圣殿,祀孔子五代神位,整个孔庙的建筑风格和配置,与内地的孔庙别无二致。

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台南市政府都在孔庙内举办盛大的祭奠,前来参典的官员、商贾、市民等近万人,祭奠之盛不逊于台北孔庙。台北孔庙又称“文庙”,始建于明末永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为郑成功参军陈永华倡建。后遭遇日本侵略者毁灭性的破坏。

1925年,台湾人民决定重建孔庙,历经艰辛,终于在1939年竣工,又经修缮扩充,孔庙已恢复昔日巍峨崇宏的面貌,被誉为“正统南中国式的孔庙”。因此,台北孔庙又是台湾人民反抗外来文化侵略,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见证。每年9月28日在此举行祭孔大典。

祭礼由台北市政府主持,仪礼悉依古制,参祭者要穿古服,献牺牲,舞八佾,奏大雅之乐;整个祭奠肃穆、庄严、隆重。在孔庙的屋脊上,通常都有一对以上的竹形圆筒。竹筒代表着儒家士大夫的气节,所以孔庙中竹筒是不可缺少的。与一般宗教的寺庙不同,在历史上,孔庙从来都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

除了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外,凡是清朝设有府治或县治的地方,像台中、新竹、彰化以及高雄、屏东、嘉义等地,都有孔庙。如彰化孔庙,始建于雍正四年(1726年),历经扩建修葺,庙貌崇宏,可惜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台湾人民于1972年在旧址上重新建起了一座规模更加宏大、庙貌更加庄严的孔庙。

由此可以看到台湾同胞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敬仰 。德阳孔庙孔庙又称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奉为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

他被统治者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最初的孔庙,是孔子居住过的“庙屋三间”。唐太宗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皆立孔庙。

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孔庙还越出国界。岁月沧桑,人们始终对孔子保持一种特。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