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罗伯斯庇尔的人物生平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18浏览:465


1758年5月6日,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生于法国外省一个律师世家。

森严的等级制度如同种姓一般将法国分为一个阶层社会;第三等级的财富被特权阶级肆意诈取,上层的奢靡和黩武将法国一次次推向财政破产的边缘;“太阳王”为法国赢得的荣光的余辉不久后也在“七年战争”中消失殆尽;随着俄国和普鲁士的兴起,法国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欧洲大陆的优势。罗伯斯庇尔的家族如同当时的法国一样衰落了,母亲过早因难产去世和父亲不久的离家出走给马克西米立安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也造成了他一生孤僻的性格。罗伯斯庇尔一直给人以不甘落后处处好胜,喜欢出风头,语言刻薄不留情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的印象。他又很幸运,11岁时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得以到巴黎路易学校学习,他生活窘困但学习刻苦,1781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律硕士学位,然后回到家乡阿图瓦省法院当律师直到1788年,不可否认罗伯斯庇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1770年由阿拉斯当地神父给予奖学金名额,罗伯斯比尔来到巴黎路易大王学院学习。他在学校的好友中包括日后法国大革命的风云人物之一卡米尔·德穆兰。罗伯斯庇尔学习勤奋,拉丁文和希腊文成绩优秀,得到“罗马人”的外号。

1775年,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东尼特在登基典礼后经过学院,罗伯斯庇尔代表全校向国王背诵教师写好的拉丁文献辞。1780年从法学院毕业,1781年获得法学士学位。巴黎的学习对罗伯斯庇尔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活跃的的巴黎带给他活跃的思想,活跃的思想点燃了他叛逆的火种。

罗伯斯庇尔11岁开始接受法学的教育,深受洛克、孟德斯鸠及卢梭的影响,尤其是卢梭。卢梭向往一个维护私有制,没有贫富差别,没有等级有充分自由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可能都是出生于资产阶级的下层,都经历过艰辛困苦的生活,使两者的思想更容易接近。

后来罗伯斯庇尔在纪念卢梭的献词中写道:“我愿踏着您那令人肃敬的足迹前进,即使不能流芳百世在所不惜;在一场前所没有的革命为我们开创的艰险事业中,如果我能永远忠于您的著作给我的启示,我将感到幸福。”从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言行来看,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是在实现两个人的平均梦。罗伯斯庇尔大学毕业后从事律师的职业并积极帮助无助的普通人,这使罗伯斯庇尔对“法”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当看到法国的国王可以用“密札”对法律的神圣进行亵渎,当看到第三等级的得不到法的保护而被封建特权所欺凌时,罗伯斯庇尔深深感到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法律原则,要维护法律神圣地位的迫切。

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能得到保护的竞争环境,小生产者也迫切要求法律能够对弱者进行支持,法的作用不应当仅仅是特权阶层受益,它应该带有社会性。 法国和其他西方社会一样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是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们对人治是不信任的,所以西方人希望建立一种能约束人性“恶”的工具,于是建立了一种普遍的规范对人进行约束,最后这种规范进一步形成了“法”,罗伯斯庇尔也不会脱离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罗伯斯庇尔在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吸取了自然法的精神,于是他认定是法律精神规定了人生来而且是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是人生来的权利是无法剥夺的,因此他义无反顾地为自由平等能在法国得到实现而斗争。同年夏天,罗伯斯比尔回到故乡,年底被阿拉斯法庭接纳,开始从事律师工作。

1782年初被任命为阿拉斯主教法庭五名法官之一。他受卢梭影响很深,经常为明显受到不公待遇的人们辩护,胜诉率较高。1783年,在阿拉斯附近居住的德·维塞尔(de Vissery)因安装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引起邻居抗议,罗伯斯比尔在朋友及庇护人比萨尔(A-J. Buissart)的帮助下为其成功辩护,案件曾引起全国关注。罗伯斯比尔在阿拉斯的生活相对平静,不时与当地一些律师和学者来往,并参与当地文艺活动。

曾被阿拉斯科学院接纳为院士,后来还当选为阿拉斯文学院院长。他在这一期间结识了将在法国大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约瑟夫·富歇(Joseph Fouché),以及他日后在公安委员会的同事拉扎尔·卡诺(Lazare Carnot)。1788年,法国面临经济政治危机,要求召开三级会议的呼声不断。

罗伯斯庇尔发表了《致阿图瓦人民书——论改革阿图瓦三级会议的必要性》(按当时的区划阿拉斯属于阿图瓦郡),叙述中世纪以来当地三级会议历史,强烈抨击阿图瓦贵族强占了理应属于人民的权力,剥削压迫普通民众,呼吁进行制度改革。文章中提及路易十六仍使用了尊敬的语言。王室宣布召开三级会议后,他积极投入了竞选工作,成功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1789年5月离开阿拉斯。

在凡尔赛期间,他曾发言提议教会人士与第三等级联合,而在一位主教以救助饥荒为由劝说第三等级与一二等级合作时,他发言抨击教会生活奢侈。尽管他的演说不像米拉波等代表那样富于个人魅力,但他迅速提高演讲水平,在三级会议及制宪会议期间共发言276次,在代表中排第20位。他在演讲中支持男性公民普选权、反对国王否决权、支持赋予犹太人民权、呼吁废除奴隶制和死刑,反对新闻审查,但并未发言反对禁止工人组织工会并举行罢工的法案。他的提议很少被采纳,但迅速为他在全国赢得了极高声望,使他获得了“不可腐蚀者”(incorruptible)的称号。

他当时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场所是雅各宾俱乐部。在这里他的影响更为明显,1791年3月31日曾当选俱乐部主席,导致拉法耶特愤而离开。1791年6月,路易十六和王室成员企图潜逃被发现,罗伯斯庇尔在制宪会议要求废黜国王,但表示并不支持建立共和国。

制宪会议决定宣布路易十六无罪后,他起初支持科德利埃俱乐部在练兵场举行抗议请愿,但随后说服雅各宾俱乐部撤回支持。7月17日的练兵场惨案后,以拉法耶特为首的君主立宪派和雅各宾俱乐部彻底决裂,罗伯斯庇尔成为雅各宾派(Jacobins)的领袖之一。1791年9月3日,制宪会议通过宪法,30日会议解散。由于罗伯斯庇尔的提议,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原制宪会议成员不能参加新成立的立法会议选举。

他在制宪会议结束后返回故乡阿拉斯,直到11月才回到巴黎。在此期间,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法国。立法议会中吉伦特派的领袖之一布里索呼吁惩罚逃亡贵族并直接向列强发起主动进攻。

国王和王后希望依靠外国势力恢复昔日的王权,也同样积极支持法国表现出强硬态度。罗伯斯比尔返回巴黎后起先也拥护吉伦特派的好战立场,但随后改变了看法,从12月�。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