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高等教育公平如何实现?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2-02浏览:460


高等教育公平实现方法:

  一是改变高中教育状况。目前高中主要设在城市,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较少,而且城市生均经费比农村高出很多。

如浙江义乌统一城市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农村教师还有额外补贴。北京市正在修订《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纲要》,将首次取消城乡之别,实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这些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

建议废止重点学校制度。重点中学制度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

公立学校必须体现公益性,全民性,应该停止对重点的优惠政策。

二是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由于高考配额制度产生倾斜的分数线,所以要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克服各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的差异,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

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义,是革除那些容易成为腐败温床的制度和政策,如保送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政策,保证招生环节的公正性。

三是加强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

如果说第一第二条关注的是起点的公平,即学生能否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那么高校贫困生救助就是过程的公平,即学生能否获得必须的学习帮助。

有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即实质的公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能获得基本相似的学业成就。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