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与养生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462
十二经络与养生 十二经络与养生,身体有许多神经系统的,每一条经络都是密不可分的,疏通经络可以活血化瘀达到养生的作用,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十二经络与养生的相关内容。一起看看吧! 十二经络与养生1
1.卯时(5点一7点)气血流注于大肠经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一9点)气血流注胃经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此时进食早餐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肠胃受到伤害会出现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等症状、消化不良等。
我们养成每天早起按时吃早餐的习惯最有益于身体健康。
3.巳时(9点一11点)气血流注于脾经 脾经旺,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如果脾脏虚弱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腹胀易打隔等症状。
这个时候不应该食用过于燥热的食物。
4.午时(11点一13点)心经气血充盈 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同时心主血脉和神志,应该调养休息。
如果血脉运行有障碍,会引起急躁失眠、口舌糜烂等问题。
5.未时(13点一,5点)气血流至小肠经 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小肠俱有分别清、浊及吸收的功能。小肠虚弱时容易出现心烦口渴、腹部胀痛、拉肚子、营养紊乱、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肠炎等的症状。
6.申时(15点一17点)气血流注膀肤 膀胧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膀胧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排泄尿液。膀胧虚弱时容易出现小便不畅或次数多、混浊不清等症状。
7.酉时(17点一19点)气血流注肾脏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如果肾弱则会出现四肢冰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妇女更年期等症状。
8.戌时(19点一21点)心包经气血充沛 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心包它是指心脏外围组织,可以保护心脏不受外物人侵,但如果有病毒侵犯就会发生病变而出现掌心发热、腋窝或胸胁肿胀、心悸不安、面目发黄等的症状。
9.亥时(21点一23点)气血流注于三焦经 三焦通百脉,人进人睡眠,百脉休养生息。二焦经主要管诸气,人体诸气皆通过二焦而输送到各脏腑。如果出现障碍时就容易出现听觉模糊、咽喉肿胀、喉部或眼睛疼痛、耳鸣、肩臂、手肘、前臂的背侧部疼痛等的症状。
从亥时开始(晚上9点)到寅时结束(早上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J息,、推陈出新的时间,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当下的年轻人,基于种种原因,似乎不容易做到早睡早起,但切记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时钟作息,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人睡。
10.子时《23点一1点)气血进入胆经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不注意按时睡眠,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官能症等。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这时候不睡觉,就会比一般人容易衰老。 1
1.丑时(1点一3点)是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 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和眼睛也有关系。如果肝经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rl苦、腹胀腹痛、黑斑、眼袋、黑眼圈等。
1
2.寅时(3点一5点)肺经旺 这时气血由阴转阳,肺经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应注意肺经的保养及空气温度的调节,尤其是夏天对于空调的使用。如果肺经受到伤害就会出现发热怕寒、鼻塞流涕、头痛、气喘胸闷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经弱的人容易在这时间发病出现咳嗽。
十二经络与养生2 十二经络有啥作用 在古代,把人的头颅称为“六阳会首”。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头部是中医十二经络中的手三阳和足三阳这六条阳脉汇聚的地方。所以,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十二经络有什么作用呢?《内经》里这样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说明经络在养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渐次相传,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所以,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养护和刺激,可以起到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 汇聚于头部的手三阳和足三阳这六条阳脉,手三阳是指手阳明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