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南方梅雨季节是几月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02浏览:462


南方梅雨季节是每年6、7月份。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扩展资料:

有关谚语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梅雨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上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嘉兴地区正好处于这样的气候带,因这时江南的梅子变黄成熟,所以老百姓习惯把这段时间的天气叫做“黄梅天”。梅雨季节,家具、屋子、衣服感觉都“潮腻腻”,整个人心理上也会感觉压抑。但对农民来说,是个难得的休息季。

这个季节,春蚕饲养结束,田里的小麦油菜已收割,秧还未到插播时,菊花刚栽种,赤豆、黄豆才播种,可以说没有主要的农活。雨忽大忽小,把农民困在了家里。但农民哪天能完全闲着,那就拎个小凳,坐在屋檐下,搬一捆蚕豆杆,慢悠悠将老蚕豆剥出,将来有的作种豆,有的浸胖了蒸着吃或油炸当菜。

一边剥,一边抬头看门前的小路上谁穿着雨衣走过。农民的生活空间就这么点,关心的是谁走过了、谁说了什么话、谁去哪里干什么活了。要是有人来白相,就在这沉寂中增添了气氛。

地里的南瓜悄悄生长,有几个已躲在宽大的叶子丛中。摘一个嫩南瓜,割一棵韭菜。拔一株青豆,采一只番茄。一碗番茄汤、一碗韭菜炒南瓜便是奶奶中午的小菜。这天气,不方便去集市,农民基本靠自家种的菜度过,茄子、地蒲、南瓜、番茄,都在这充沛的雨水中迅速成长,给予农民营养。

才四点多,天已经逼近乌黑,又得准备晚饭了。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日复一日,平静安稳,休养生息,为应对高温天和接下来的重体力活储存能量。黄梅天温度维持在20多度,不冷不热,蚊子也减少了活动。但出梅后,气温会迅速升到35度以上,就要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夏天了。因此,对农民而言,阴雨连连却格外清闲的梅雨季节是令人怀念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雨季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梅雨季节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