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18浏览:473
乔伊斯,1882年2月2日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现代语言。
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
1903年,由于母亲病危暂时回乡,开始写短篇小说。1904年结婚后到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并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他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同时从事创作。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写作小说。
乔伊斯认为,只有彻底摆脱爱尔兰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才能完全客观地描绘都柏林的生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通过描写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中下层市民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事物,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灭与悲哀,对爱尔兰的社会风尚表现了蔑视与反感。《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是乔伊斯的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客观反应了当代西方文学对生活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乔伊斯用了7年时间写成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利厄波尔·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小说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乔伊斯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10年飘泊相比拟,而且全书18章一一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相对应,通过全面的对比渲染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与堕落,突出了人的渺小与悲哀。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责,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美国法官沃尔西在1933年12月6日作出了解除禁令的决定后,这部巨著才公开与英美的读者见面。
乔伊斯在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但仍然埋头写作,经过十几年的艰巨劳动完成了最后1部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1939)。作者自称这是他的一部杰作。小说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死亡与复活的循环往复这个中心主题,描写了都柏林一家小酒馆老板伊尔威克(他代表一切人)梦中的经历,表现当代世界已进入死亡期的最后混乱。作品以多种方式使用多种语言,综合构成复杂的意义群,因而这部小说比《尤利西斯》更加隐晦。
乔伊斯的其他作品还有抒情诗集《室内乐集》(1907)和《一分钱一首的诗》(1927),剧本《流亡者》(1918)。乔伊斯于1941年1月13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