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尚书始于什么朝代?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11浏览:465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时期。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政府的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的各个部委的部长。如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

战国时亦称“掌书”,齐秦均置。秦属九卿(奉常、卫尉、太朴、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之一的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收发文书。

“尚书”的发展

汉朝:在汉初时期,尚书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共称为六尚。汉武帝时组建内外朝,提拔尚书,因系近臣,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中央的决策中枢。到汉成帝时,尚书令成为了直接为皇帝负责的“政府首脑”。魏晋南北朝之后担任宰相之职。

到三国时期为了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形成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到隋唐时期逐渐完备。在唐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就任过尚书令。

到元朝时又发展为一省(中书省)六部制。到明时,1380年废中书省权归六部(礼部、工部、刑部、吏部、户部、兵部),六部长官都称为尚书(从正三品,今正省部级),副部长称为侍郎(从三品,今副省部级),沿用至清。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