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古代的人怎么做冰块?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465
1、天然冰块冰窖储藏法
在天寒地冻的三九天里,古人在河面上用冰镩把冰切成一块一块的,每一块都能承受人的重量,但是这时候并不把冰拿出来,而是让它继续冻,因为切成块的冰会上浮,受冷后下面会再冻,于是加厚的就比较多,有的甚至能厚达一米,厚度差不多后,人们会把冰块运到事先挖好的地窖里。
2、硝石人工制冰法
据说在唐宋时期,人们甚至发现了把硝石放到水里会使水结冰的现象,这样古人甚至都可以造冰了。据说是在一个大盆里倒一些水,再放入一个小盆,小盆里也倒一盆水,然后在大盆里倒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会结成冰。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藏冰用冰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一般认为,至少从西周开始,就有了这个传统。而且,采冰、藏冰、用冰,都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但是在我国南方,由于冬天也温度较高,水很难结成厚冰,而且运输的话也很不容易,所以南方夏天很难有冰。
但是自从人们发现硝石制冰法之后,南方夏天也能吃到冰镇食品了,而且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炼出来重复使用,所以甚至有人用它开起了冷冻或制冰厂。
古人在夏天是怎么用冰的呢?其实和我们现在也差不多,古人会用它放在双层盒子里冰镇食品和饮料,这就相当于冰箱的作用了。
参考资料:人民网-没空调,古人咋避暑消夏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