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关于荷兰菊的花语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16浏览:460


荷兰菊又名纽约紫菀。为菊科,紫菀属宿根花卉。

那你知道荷兰菊的花语是什么吗?下面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荷兰菊的花语,希望各位客官喜欢!

荷兰菊的花语:活动、说谎
荷兰菊的形态特征
荷兰菊,须根较多,有地下走茎,茎丛生、多分枝,高60厘米至100厘米,叶呈线状披针形,光滑,幼嫩时微呈紫色,在枝顶形成伞状花序,花蓝紫色,花期为10月。荷兰菊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 100cm。叶片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蓝色。荷兰菊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色蓝紫或玫红,花期8-10月。


荷兰菊枝叶繁茂,在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特别是植株下部湿度过大时容易受白粉病危害,要及时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4000倍液防治。
荷兰菊花繁色艳,适应性强,特别是引进的荷兰菊新品种植株较矮。
荷兰菊的生态习性
荷兰菊性喜阳光充足和通风的环境,适应性强,喜湿润但耐干旱、耐寒、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肥沃和疏松的沙质土壤生长。

荷兰菊虽耐旱耐瘠,但为使植株繁茂、花朵繁多,就要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肥水过大,以防止徒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
荷兰菊的栽培技术
荷兰菊为头状花序,密生,花期8-9月份,花色有蓝、紫、红、白等。

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播种4月春播,播后12—14天发芽,但优良品种易退化。扦插在春、夏季进行,剪取嫩茎作插条.插后18—20天生根.分株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一般每3年分株1次. 为了使期株型丰满,花繁色艳,在栽培中应注意:

1. 适时修剪和摘心。荷兰菊是耐修剪植物,通过摘心和修剪可促使花朵繁密。


2. 施肥和浇水。栽种前应施足基肥,生长期每2周追施1次稀薄饼肥,促使生长旺盛。同时酌情浇水,天旱时要及时浇水。

3. 在栽培中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喷施药剂。

荷兰菊一般易感染白粉病,种植时不宜过密,注意控制湿度和通风,一旦发现染病要及时喷施药剂。
合理选择地块
荷兰菊是旱作物,需选择交通便利、靠近水源的地块。要求质地疏松、土粒细碎、透气性较好、pH6.5~7的沙土或沙壤土。
选择优良品种
据该地的多年种植,一般选用荷兰进口种子,品种为Fogus、Tabor、Vintor等,其容易栽培管理。


做好播前准备
及早规划、建立田内外沟系。在畦长30m处开1条横沟,沟宽35cm、深35cm;每10畦建立1条骨干竖沟,沟宽30~40cm,深40cm;围沟宽40cm,深50cm;田外沟深80~100cm,确保排水畅通。及早进行土地耕翻,施好基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kg;南北向做畦,畦面宽90cm,播3行,沟宽30cm、深30cm以上,增强土壤通透性。
适时播种
抽薹,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失去了肉质根的作用;播种过迟,根茎越冬受损,影响肉质根的质量。


精量播种
在畦上,按行距30cm进行条播,一般每亩用种50~60g2.5~3万粒。
播种方法
大面积播种选用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1cm,播后检查覆盖厚度。如遇雨天,可人工手播补充。


及时覆盖
播种后先浇水、再盖草,盖后注意检查出苗和湿度情况,适时揭去覆盖物,防止高脚苗。这样可预防高温曝晒和暴雨冲刷对荷兰菊的影响,确保苗齐、苗匀。
及时间苗
第1次间苗在5~6叶期进行,株距6~7cm,用小刀轻轻割去要间去的苗;第2次间苗在9~10叶期进行,株距13~15cm,可把苗连根轻轻拔去。

同时结合清沟,松土、除草。
适时合理追肥
在菊苣生长中期,叶色明显褪淡。生长差的田块,要追施少量硫酸钾复合肥,亩用量5kg,或用氨基酸高效液肥进行根外追肥,切忌过量使用化肥。
管理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炎热,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腐叶土。


分根法多在春季4月至5月间新芽生长后进行,将根掘起,用刀分割,每块应保留3个至5个芽,然后栽植、踩实、浇水。扦插法一般在5月至6月间,剪取嫩梢长5厘米至6厘米,有3节至4节的作插条,插床以沙质土或粗沙为好,适当遮荫,保持湿度,插后半月左右即生根,待根生出后即可移于露地栽培或上盆。
盆栽应用肥沃的培养土,将分株或扦插的小苗上盆,注意浇水,及时追肥,多用人粪尿、豆饼水、马粪水等。

小苗用肥少,可7天至10天追肥一次,秋后肥料加浓,花蕾形成后应4天至5天一次。生长期按需要应及时修剪。花后,剪去地上部分,将盆放置在冷室越冬。如在暖房中,可将植株从盆中扣出,栽到30厘米深的池内,挤在一起,上面覆土或盖草越冬。


其露地移栽多在春季4月至5月进行,选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整地时要充分施堆肥或厩肥为基肥,栽好踩实、浇水。出苗后或开花前在根四周开沟施肥,浇透水。

平时天旱时要注意浇水。在生长期间按不同的栽。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