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李商隐贾生赏析(贾生古诗翻译)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2-06-24浏览:484


宜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生,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诗人写的就是这件事。首句的一“求”一“访”,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的诚意。次句赞美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这样的“高人”,难怪皇上也要垂问于他。可是到第三句笔锋一转。皇上问询到半夜,谈着谈着,双膝都挪到贾谊跟前,似乎很是虚心倾听的。其实,汉文帝要垂问的哪是关切百姓的国事,他问的不过是神鬼的事罢了。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宜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访:咨询,征求意见。 逐臣: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伦:无人能比。 可怜:可惜。 虚:徒然。 前席: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苍生:指百姓。

内容主旨

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译文

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