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的IT规划该怎么做?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461
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首先,从技术角度,服装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因此在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有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能否满足是判断一个信息系统是否适应服装企业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进行信息系统选择时需要重点予以关注:1.多维表的显示:服装行业的产品都具有多个属性,最典型的就是尺码与颜色,要求在单据录入和报表打印时都能够以二维表的方式呈现。由于主流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上,这种二维显示要求超出了标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所能满足的范围,也导致了一般适用于其他制造行业的系统模块在转为服装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时面临障碍。因此对于服装行业的解决方案,要求根据服装行业的特点从基础架构上进行调整以制定应用模块及行业性解决方案。2.物料编码:服装行业的原料同样具有多个属性,包含材质、颜色、规格等,而同一种原料由于采购批次的不同经常存在色差等问题,如果对这些属性定义在系统中没有规范和约束,将导致材料管理紊乱,库存不清,因此对材料进行规范的分类和编码管理是关键,系统中需要提供如色卡管理、自动生成编码等功能。3.配码管理:多数的鞋类产品都存在这一需求,即按照不同的尺码组进行混箱包装,在销售订单、成品库存和发货中需要以配码为单位,而生产过程中需要转换为单尺码的双数为单位,因此需要系统能够支持配码和单码之间的转换,以及在仓库中可按箱拆分为单码,或将零码按配码组合成箱的拆装箱管理功能。4.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处理:服装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短,需要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每个流行季节都会推出几百种款式,而同一款式由于其颜色和尺码的不同,对应的产品结构及物料耗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按照一般ERP系统每个SKU(款色码)生成一个BOM,则BOM的维护工作量极大,因此要求系统能够提供按款式批量生成BOM的功能。5.订单处理:产销衔接是多数制造型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对于服装企业也面临着销售订单和生产订单之间的转换问题。服装企业多采用订货会销售模式,对于这种集中订货模式要求系统能够自动汇总订单,以及将大的销售订单自动拆解为符合生产要求的生产单。6.性能问题:由于服装企业产品SKU数多,特别对于分销/零售系统,随着零售终端的增加,每天会产生上G的数据,从而对系统的响应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选择系统时要判断系统架构及选用的数据库是否能够支撑相应规模的数据量。其次,需要从管理方面考虑解决服装企业零售终端数据的采集问题。对于服装企业,终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产品规划、生产计划、物流和营销政策的指挥棒,缺少对零售终端信息的掌握,企业的管理决策就无法有的放矢。但是服装企业终端往往采用代理制或者加盟的形式,如何保证下游的合作伙伴能够实时地共享销售数据,是分销/零售系统推行之前要从管理机制上解决的问题,如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即终端合作伙伴提供零售数据,而服装企业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向终端提供销售指导等。最后,令很多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的还是信息化人才不足。由于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信息化整体起步较晚,因此既熟悉服装行业业务模式,又掌握信息技术的系统性管理人才奇缺,从外部引进的CIO等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与服装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强大需求存在巨大矛盾。服装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要多从本企业自身发现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引进外部咨询,通过行业最佳实践的学习以及顾问知识经验的转移来提升企业自身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IT外包的方式来弥补企业信息化资源方面的不足。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服装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掌握其建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