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狻猊是中国古代,对什么动物的别称?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2-15浏览:463
狻猊,又写作狻麑,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一种兽类。最初指狮子,后来又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其形象常常出现在佛教法座、铜镜、香炉和脊兽上。
历史关于狻猊的记录最早见于《尔雅》和《穆天子传》。其中《穆天子传》只说狻猊是一种脚力超凡的走兽,《尔雅》则记录得更为细致,称狻猊长得像虦猫(老虎),以虎、豹作为食物。
晋朝郭璞为《尔雅》和《穆天子传》作注,表示狻猊指的就是狮子后世习用“狮子”一词,“狻猊”只用作一种存有古意的别称。
明朝流传龙生九子之说,具体说法不一,而狻猊常常被列入其中。
造型艺术汉字文化圈的艺术品上常常出现狻猊的形象。例如狻猊葡萄镜(俗称海兽葡萄镜),镜背用棱脊划分内外两区,内区以狻猊和葡萄为主纹,纹饰皆作高浮雕。狻猊葡萄镜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唐朝很有特色的青铜镜。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记龙生九子”称,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佛教以狮子作为佛陀的象征,常在佛陀法座上刻画狮子形象,称为“狮子座”、“狻猊座”或“猊座”。日语又仿照“陛下”、“殿下”等说法,从“猊座”中引申出“猊下”一词,作为对高僧或佛教宗派领袖的尊称。
明杨慎《升庵集》“龙生九子”称,金猊“性好烟,故立于香炉”。中国古代盛行焚香文化,唐宋的香炉盖常常做成狻猊的样子,其形象固定为张着嘴,烟从口中冒出。元明则出现了一种大型金猊炉,整体制作成狮子的形象。
尽管一般将狻猊视同为狮子,但在中式传统建筑的脊兽中,狻猊与狮子也会同时出现。如紫禁城太和殿屋脊上的仙人走兽,第三个为狮子,脑后的毛发为螺发;第七个为狻猊,脑后的毛发为披肩的鬃毛,因而又称“披头”。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
相关推荐
- 怎么做元宵花灯
- 有没有类似《佣兵天下》一样的小说
- 狻猊是什么动物?
- 想开淘宝店 怎么拿货找厂家呢
- 开网店如何找供货商
- 《全员加速》中猎人扮演者是谁?
- 和佣兵天下差不多的小说??求推荐,最好是长篇一两千章的
- 牙膏搅拌机和真空乳化机的作用相同吗
- “变”字能组哪些词?
- 车型分类有几种?汽车车型分类大全
- 百香果怎么吃
- 请问mac pro 开机输入密码后只显示 睡眠 重新启动和关机该怎么解决?谢
- 百香果怎么吃法 百香果的吃法
- 现代车都有哪些车型?
- 红梅树移栽的注意事项,红梅冬季移植注意事项
- 芹菜陈皮粥的做法是怎样的?
- 地下室空调主机房如何防噪音
- 怎么吃百香果 百香果吃法介绍
- 新途观l每公里油耗多少,途观l真实油耗多少
- 变组词有哪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