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与土壤表面的温度变化有何区别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2-22浏览:460


土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状况,在向深层土壤传播过 中也是不断地变化着,这是由于热量从土表传到深层需要时间,同时,热量在通过土层时要被土壤吸收掉一部分之故。 总的来说,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有其基本规律。

1、土壤中温度变化的振幅(为变幅的二分之一)常比地表小,而且它是随深度而很快减小。近似地可看成:当深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振幅按几何级数而减小。到某一深度,振幅变得很小,仪器对它观测不出来,我们就认为在这个深度,任何时间温度都保持不变,称为温度不变层。

2、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日振幅在80〜100厘米土壤深处即 行消失,即日温不变层的深度为80〜100厘米。而年振幅在 髙纬度地区消失于约25米深处,中纬度地区消失于16〜20 米深处,低纬度地区消失于5〜10米深处。

3、土壤中最髙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常比地表落后, 其落后时间的长短与深度成正比。可以认为,深度每增加10 厘米,日最髙温度和日最低温度要落后2.53.5小时。深度每增加1米,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要落后2030天。

扩展资料:

影响土温的因素有:

1、海拔高度:这主要是通过辐射平衡来体现,海拔增高,大气层的密度逐渐稀薄,透明度不断增加,散热快,土壤从太阳辐射中吸收的热量增多,所以高山上的土温比气温高。由于高山气温低,当地面裸露时,地面辐射增强,所以在山区随着高度的增加,土温还是比平地的土温低。

2、坡向与坡度:坡地接受的太阳辐射因坡向和坡度而不同;不同的坡向和坡度上,土壤蒸发强度不一样,土壤水和植物覆盖度有差异,土温高低及变幅也就迥然不同,大体上北半球的南坡为阳坡;

太阳光的人射角大,接受的太阳辐射和热量较多,蒸发也较强,土壤较干燥,致使南坡土壤的温度比平地要高,北坡是阴坡,情况与南坡刚好相反,所以土温较平地低。

3、土壤的组成和性质:这主要是由于土壤的结构、质地、松紧度、孔性、含水量等影响了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以及土壤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土壤颜色深的,吸收的辐射热量多,红色、黄色的次之,浅色的土壤吸收的辐射热量少而反射率较高。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