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有山将军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12浏览:563
杨有山,化名杨晨光【字秀峰】。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5年5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县。
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鞋匠铺当学徒杨有山幼年家境贫寒,家中人口多,他是四个弟兄中最小的一个。13岁随父亲到黑龙江省肇东县【今肇东市】昌五镇落户,14岁开始到私塾读书。由于家贫,学习没能毕业只得辍学学手艺,经求人托保到一个鞋匠铺当学徒。
四年的学徒生活,使他忍受不了老板一家肆意凌侮和残酷盘剥,不得不返回故乡,另寻生活出路。他的全家在肇东难以糊口,在父亲带领下,只好迁到开发较晚的伊顺招(现大同镇)另谋生计。参加奉军考入东北讲武堂杨有山返回家乡后,寄居亲朋门下,做工为生。
但低微的收入不仅填不饱自己的肚子,也使他感到前途十分渺茫。他被地主雇用到奉天(今沈阳)的东北军四旅【旅长刘翼飞】当兵。这个时候,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1925年】阶段,他随军转战长城内外,黄河两岸。
于1927年 9月返回东北,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按:杨有山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九期步兵科,入学时间为1928年12月,1930年4月毕业】。这段时日,使他增长了军事科学知识,为其后期在战场上的戎马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在东北军四旅五十三团【1931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步兵第10旅628团,团长刘朗川,东北讲武堂第一期辎重科毕业。
】任排长、连长等职。流亡关内,参加八路军1931年"九·一八"东北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手中。蒋介石迫使张学良率领东北军退入关内。以后又受蒋介石调遣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围剿。
东北军的流亡将士,抵制了蒋介石的卖国求荣政策,纷纷要求团结抗日,打回老家去。这时,杨有山任东北军某师师部见习参谋,驻军在河南宿县。杨有山和入关东北同胞一致要求打回老家去,解放全东北。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精神的感召下,大批东北军爱国将领纷纷奔往延安,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杨有山于1937年 9月入陕北公学学习,从此系统接受马列主义教育,毕业后任该校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开赴晋察冀解放区,开展游击战争。在这块土地上,他经过九年的南征北战,屡建战功,为开辟晋察冀解放区建树功勋,逐渐由晋察冀一分区教导队队长、副参谋长、参谋长、区队长,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1月任冀察二纵队五旅副旅长,1946年11月调任晋察冀军政学校大队长。
解放战争中,他在华北三兵团任参谋处长,参加了著名的平津战役,在华北战场上立下了战功。1949年 6月任杨成武率领的二十兵团六十六军一九六师师长。1951年后,从事步兵建设工作,曾任第六高级步校三一步校校长。
1960年1月奉总政干令字第041号令:"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司令部参谋长"。1964年4月24日奉军委总政干级字第087号令为九级,任职至1968年。同年2月离职休养(在河北省保定市)。
1983年4月2日因患尿毒症病故,享年78岁。